鲤鱼跃龙门——屌丝逆袭500强管培纪事

前言

笔者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能给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职业困惑的人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我觉得自己的经历更适合于那些刚毕业不久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意欲跳槽的童鞋或者毕业季的童鞋,如果您已经是职场资深人士或者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您就可以点击返回了。下面我就来说说自己是如何在工作不到一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企职员成功逆袭为500强管培生的。如果您觉得貌似还有点意思,可以接着往下看。

职业危机的洞察

早在学校时我的职业梦想就是立志要加入500强管培项目,怎奈天不遂人愿,求职之路多坎坷,我的管培梦想破灭了。创业型公司作为我的第二选择,我加入了一家民企,主要做市场类工作。怀着刚毕业时的那股冲劲,我真的希望自己能随着公司一起成长。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巨大的鸿沟,人们常说工作就像婚姻一样,结了婚就会考虑离婚,签了合同就会想着离职。作为一个机械工程背景出身的人来说,从事市场类的工作多少是有点不搭嘎的,虽然我们的产品也有工业设备,但是市场营销需要的是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公司各方面体系流程都不完善,我慢慢地发现自己不适合,真的是价值观上的不契合。

批注:个人觉得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新人来讲,在工作初期的3-5年是塑形和职业养成阶段,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和工作思维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对我来说品牌大公司是更好的选择。

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纠结

于是内心一直很纠结也很犹豫,因为我不确定自己辞职之后找到的下一家雇主会是怎么样,到了这样尴尬的年纪自己还在外面一个人漂着也不是回事儿,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且也丝毫没有安全感,但是总又不甘心回到老家的小城市去。于是我向身边职业经历丰富的朋友求教,但是他们的回答没能解开我的心结。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新精英体验了一次,当时于娜老师给我做的是价值观探索,我觉得蛮好玩的也给了我一些启发,但是我并没有当场报班。因为过往接触过的职业发展培训太多,所以我对新精英的课程是持怀疑态度的,我压根就没打算报班。恢复到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之后,我内心依旧像以前一样纠结徘徊,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报班了,班上集结了各种职业吐槽,甚至有些人在别人的眼中是那样光鲜亮丽,可她依旧有自己的困惑。王鹏老师通过两天的课程确实教给了大家一套关于职业认知、自我洞察、人职匹配、职业探索的系统方法论,坦白地说课程质量比我预想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新精英也确实处处体现着为学员服务的理念 。老师教授的是实用的理论方法,回首自己学生时代在实习、社团、英语、人脉方面的准备与老师提倡的探索计划是相当吻合的,也就是说真正要解决问题是要靠课后大量的实践去做准备的。怎奈得我就是那种上课很爽课后很懒的人,课后没有做后续的行动计划连基本的课程总结都没写。我手握方法没有行动,使得在后续的日子里我的纠结依然继续着。

毅然决然的裸辞

终于,过年回来之后,我真是再也受不了这种纠结的日子,我迫切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时候,今年2月底终于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惊诧的决定-裸辞。我之所以裸辞,一方面是因为金三银四恰逢找工作的黄金时段,另一方面当然我也有了一定的资金储备,最重要的是我打心底里想要改变当前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为什么辞职之后有种莫名的轻松,突然觉得生命充满了无限种可能,生活中的选择也多了起来,有时候禁不住就会各种意淫,也许自己回家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也许进入了一家国企从此过上养老的生活;也许自己奔波到另一个城市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也许……;生活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批注:裸辞是一种高风险的决策,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往往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这里不是一种悲观意识,只是很多因素不可控也不可预期,所以我们要做好危机预案。在金钱方面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储备,至少要保证三个月的生计无忧。还有就是辞职的时机也要选择好,像我这种工作不到一年的情况就比较尴尬,两到三年工作经验的比较常见。

坎坷曲折的求职辛酸路

辞职之后我天真地以为校招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在我看来网投基本都是石沉大海,我也只是象征性地投了几份。网上搜了下校招宣讲会安排,自己便只身一人奔赴武汉(3月初武汉的宣讲会场次明显比北京频密),还好我是住在高中同学那里离华科和武大都很近,住宿方面帮我节省了一大笔开销,我按照自己打印的行程表往返于这两所学校之间赶宣讲会的不同场次。其实去武汉之前我还是满怀希望,听完几场宣讲会之后我就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非应届毕业生并不列入校招对象范围,这种感觉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才知道自己真的错过了最佳的择业时机。所以如果有在校生能看到这篇文章就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真是血的教训。还有一点就是校招对象更倾向于当地生源,像我这种外地生源是丝毫不占优势的,这真是策略上的失误。那几天我在武汉参加的宣讲会比我毕业时参加的宣讲会都多,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应该要经历的终究是躲不过的。

在武汉会见了一些朋友之后我就灰溜溜地回京了,武汉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校招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回京之后,我便改变了策略,除了关注北京的毕业生洽谈会,我便开始发动认识的朋友帮忙推荐工作机会,倒是不乏有西门子、强生、博世、奥的斯、壳牌、SAP、奔驰、华为、联合利华、汽车联合电子、上汽等名企的朋友,但是基本上这些企业的招聘对象主要是应届生和experienced employee,我的处境太尴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想自己注定与名企无缘了不得不考虑中小型企业。

在北航、北邮、人才市场的毕业生洽谈会上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不管到哪里招聘会现场总是人山人海,记忆最深的是北邮那场,排队人群分两列纵队围着操场差不多快成一个圈了,我目测那应该是400米的跑道,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场。甚至有时候现场面试的时候还会碰到海归,这年头真是僧多肉少。大概跑了四、五场下来,基本上对招聘企业概况有了大致了解,教育培训类缺口很大。当时我只能采取外环策略,我主要关注的是机械制造类企业,但校招也都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职业机会很一般。但是我真的需要一份工作,所以硬着头皮投了很多与机械相关的职位和少量的咨询岗位,招聘者都说回家等通知。

批注:求职最高效的方式还是熟人推荐,因为我毕业不到一年的身份比较尴尬,刚开始这条路没走通,但最后进GE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平常尽量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积累些不同行业的人脉,最好抱着交朋友的心态而不要太功利。参加现场宣讲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求职企业的概况,当然更直接的就是做职业访谈,通过内部人士来了解。

可遇不可求的面试机会

最让人着急的是雪片式的简历发出去却没有多少面试机会,辞职的第一个月(3月份)主要就是各种投简历了,推掉了一些不靠谱的面试机会之后总公共面试了6家,有四家没有给offer,有一家给offer了(因为薪水问题我婉拒了),有一家给二面机会我没去(地理位置太偏远了),我风风火火地找了一个月工作但却基本未果。常常穿着职业装踩着高跟鞋穿梭于北京城,因为住得远只要出门就会有四个小时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一个月下来我真的是有点找疲了,而且这一个月虽然分文未赚但却花销不小,我开始觉得现实好残酷,有些心灰意冷,着实是没有什么好的职业机会让我继续留在大城市,我有了强烈的返乡想法,我开始盼望回家做个公务员安逸的生活。

事情总是这么巧,我刚要打算放弃的时候,4月的第一周出现了转机,和君咨询、正略钧策、太古地产和尚德机构先后安排了面试,经历了前面一个月的打击,我都没报多大希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除了太古地产是网投的其他三家都是招聘会投的。在等面试结果的空余时间我也开始着手准备公务员考试,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但却不得不承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幸运的是清明节前接到了GE的面试通知安排,这个机会是当时和我一起实习的留下来的那个同学推荐的,他告诉了我这个空缺机会并且帮我把简历投到了HR那里。因为2012年我在GE实习过,当时没能留下,而且这个空缺岗是管培项目OMLP(Operations Management Leadership Program ),我根本就没敢报多大希望。

批注:求职也是一个人职匹配的过程,真正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不容易,尽可能得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没准无心插柳柳成荫呢。面试的过程也能帮我更清楚地认知自己,而且面试也是要靠实战经验的。在明确自己的方向之后,就不必要在那些不相关的面试花时间。不要轻言放弃,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没有把心态调整好。

高效紧张的GE面试

由于自己浓重的管培情结,我还是非常认真地准备GE面试,拿出了当年准备的厚厚一沓子20多页的材料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目的是为了对自己过往经历更加熟悉,面试的时候就可以自如地有针对性的作答。4月8号上午11点Hiring Manager的电话如约打进来了,天呐,竟然上来就是英文,我刚开始有点懵,我想到会有英文部分但没想到开口就是英文。面试官就着简历问了些问题,还有就是交谈当中随机性地问了些发散性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甚至还问到了业余爱好,我和面试官聊得有点High,本来约得半小时,我们聊了40多分钟。导致HR Manager和我的面试推迟了半个小时,HR让我说说自己遇到最大的困难,我说了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创立天津市大学生实习联盟的事例,然后就着一些细节进行了追问,两轮电话面试结束之后下午收到了10号去Face To Face面试的通知,当天晚上我失眠了。还好9号下午我收到了正略钧策的offer,我一下子如释重负,对GE的得失心态没那么重了。10号下午3点我第一次去到了嘉里中心,真是500强一如既往地高大上,面试官是一位在GE工作10多年的资深高级经理,面试时间总共持续了1个小时,面试官针对我在GE Healthcare实习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没能留下进行了详细的盘问,还有问到了离职原因,谈到了一些常规性问题也根据我的回答问了些随机性问题。当天下午面试完觉得好累,我就决定买票回家呆几天,在回家的路上收到了GE要做reference track的通知,也就是要追踪我当时在GE Healthcare的实习表现,我不禁心里泛起了嘀咕,毕竟当时我没能留下来,估计又没戏了。结果12号晚上收到了Progaram Manager的面试通知安排,14号上午Progaram Manager对我进行了半小时的电话面试,主要问到了职业选择和当时在GE Healthcare的实习情况,有过几个回合的英文对话,和Hiring Manager一样她也谈到了OMLP的务实性(因为有可能会一直呆在工厂),面试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她对OMLP的期望,她说这是个好问题并且做了详细的解释。当天下午我就收到了GE电话offer,那一瞬间真是觉得自己屌丝逆袭,这就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这次我真的如愿以偿了。

批注:面试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提前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离职原因、职业规划、竞职优势,还有就是要有逻辑性地整理过往的经历,我自己就是按照宝洁八大问来准备的,这样才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个人感觉外企面试更看重的是行为背后的个人特质,当然不一样的经历才有可能使面试官眼前一亮。

完美的结局

后来我又陆续收到了太古地产、尚德机构、ABB全球供应链管培的复试-面试通知,不得不提一句太古地产的笔试总共持续了3个半小时。因为拿到了GE 的offer,这些面试我都婉拒了,开始着手准备入职的材料。我的求职之路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就是我完整的跳槽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一晃眼,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入职快一个月了,GE真的是一家非常人性化的公司,特别重视人的成长,同事人都非常好,各种硬件设施绝对高大上,非要说个缺点那就是流程太多了,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体系的完善性,我整个人像获得重获新生一样,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批注:经历了这将近一年的彷徨与徘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踏实的心态,相比于刚毕业时的心浮气躁,我比以前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我尝过失去的滋味,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多的抱怨,而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我的青春注定与GE有割舍不断的渊源。希望各位看官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欢迎多多交流。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